文章轉載自太平洋金槍魚博客: http://hi.baidu.com/xiaopeihong
口琴,是我國上世紀30到50年代的流行樂器,由于體積小,攜帶方便,被稱為“袋中歌王”。那個年代,几乎所有的學校、機關、部隊、工礦都組織口琴樂隊,“口琴隨身帶,有空吹起來”。單位的小樂隊,二胡笛子口琴一定是骨干樂器。還記得廣州中山五路長江樂器店門口櫥窗,那時懸掛一個巨大口琴,以招徠顧客。
口琴,外國稱“哈蒙尼卡”,意即和聲。遠古時代,我國已有單簧口琴出現,名叫“鐵簧”:“單簧口琴,乃古樂器,以鐵為兩叉,中置一簧,稍長于叉,端微曲,上黏蠟珠,銜鼓之成音,世有鐵簧,即此類也。”可惜后人并沒去發展它。
19世紀初,德國音樂家布希曼,他偶然發現一農家女孩坐在家門口,用一把木梳貼一塊硬紙在嘴上吹,由此聯想到中國笙與羅馬笛,回去用象牙雕成“藥丸筒 ”似的口琴,但只有四孔,吸吹各得兩音,組成八度。1827年,德國小鎮特羅辛根的織布工梅斯納對口琴開始作改進,1830年,終于制成有低中高音的口琴。特羅辛根從此成了口琴勝地,今天已經發展成德國音樂城。
目前全世界的口琴從形狀到用途,計有數百種之多,歸納起來可分三類:復音口琴;八度音口琴;半音口琴。前兩種是雙簧片,音量較寬廣明亮,特別是第二種,因其簧片以八度搆成,故有手風琴音色效果。而第三種音色較為單薄,但其優點是可以轉調。后來我國研制的“麗人牌27孔半音階自動變形口琴”又稱“萬能自動口琴”,不但音色響亮,且能自動轉調。
1924年,口琴從日本傳入中國,開始被當作玩具,叫“洋簫”,漸漸才在上海興起,德國的“真善美”和日本的“蝴蝶”口琴几乎占領了整個市場。上世紀30年代中期,潘金聲創辦了中國新樂器公司,出產了“寶塔”、“國光”口琴,口琴演奏家和實業家石人望也開廠,出產“石人望”口琴,并辦“大眾口琴會”,當時王慶勛也辦了“中華口琴會”并設立了口琴樂隊,定期廣播演出,此風吹遍全國各地。至今有些成名的老音樂家,其音樂啟蒙就是在口琴哩!上海作家艾明之50年代的電影《幸福》,那里的一位青年整天吹口琴,反映50年代工人生活。如今,玩口琴的人已經少了,但并沒有消失。1987年10月18日,在英國澤西島舉辦世界口琴錦標賽,參賽者有40多個國家300多名選手,我國選手季申獲第二名,何家義獲第四名。在半音階口琴比賽中徐成剛獲最高榮譽。
收藏收藏
轉播轉播
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