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體驗及理解半音階口琴之“美 ”

半音階口琴之發明及面世大約有八十年歷史,但在樂器家庭中仍是年輕的成員.正統的音樂學府至今仍沒有教授半音階口琴課程、管弦樂隊常用之樂器不包括牠。牠不受重視及被忽略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牠作為演奏樂器的功能及音樂表達力不大了解之故。透過先驅者,Larry Adler, John Sebastian,Tommy Reilly, 劉牧 黃青白等大師的非凡琴技及震撼音樂表達力的影響,音樂界漸漸認知到半音階口琴 作為 獨奏樂器的潛能。

著名古典音樂作曲家如 Vaughan Williams, Charles Chagrin,Villa Lobos, Arthur Benjiman及本港知名作曲家屈文中,梅廣釗,許翔威先生等皆為半音階口琴創作大形的口琴與管弦樂協奏曲。他們創作的樂曲,不但特出表現牠的技巧藝能,更表現牠多樣變化的音式及感人的音樂表達力。
半音階口琴為何這麼吸引人?作為一件樂器其功能及音樂價值比其他樂器有何類似或分別?為何一沾上牠的人對牠如此癡迷?究竟她的美及吸引力何在?本人畢生研究及推廣吹奏半音階口琴之藝術,以下是個人對上述問題的分析,體驗及理解:
1.搆造 半音階口琴的搆造科學化,牠的音階排列一如鋼琴,其半音按鍵裝置等同鋼琴上之黑鍵.因攜帶方使,有人稱牠為“口袋鋼琴“德國人稱牠為“口風琴“.一具十二孔C調的半音階口琴能奏任何的曲調,演奏中途無須因樂曲轉調而笨拙地轉換ロ琴。

2.樂曲選擇
除專為半音階口琴而作之樂曲外,因牠音域廣,音色美,情感表達豐富,可選擇吹奏的樂曲是廣泛的。一般口琴家吹奏的樂曲多選自小提琴,橫笛,單/雙簧管,等之樂曲。牠特別適合吹奏巴洛時期(Baroque Period)的管樂樂曲包括協奏曲及奏鳴曲。
3.發音
半音階口琴發出之單音,音色純正,音準十足.由于可以吹,及吸發音,比其他管樂(WIND INSTRUMENTS )只能用吹音,因此在呼吸上更易控制。此外.牠可以利用按鍵將吹,吸音互調,這樣更能處理快迅的樂句及表達樂曲上如連音,分句等的要求.

  1. 音色
    由於半音階口琴的吹嘴貼近簧片發聲,比其他樂器更接近聲原(SOURCE OF SOUND PRODUCTION)經驗的吹奏者可利用口腔,喉頭,嘴唇及舌頭的肌肉而產生之吮壓力創造出不同的音色.。如再加添其他技術例如利用手形或多含孔奏法等, 半音階口琴的音色可說是變化多端, 故此更能適當地演譯及表現不同樂曲所雖求的效果。
  2. 舌法運用
    比起 其他吹奏樂器 ,半音階口琴之舌法運用(TONQUING)可說是有過而無不及. 按樂曲要求奏出之顫音,跳音,樂句之切分,雙音,和弦等技術,佳可用舌法妥善處理。
  3. 振音之處理
    近代之樂器演奏家或聲樂家演譯歌曲時多採用振音(VIBRATO) 以美化音色。 半音階口琴振音的方法及處理是一門大學問.,亦是口琴演奏者醉心研究技術之一。
    半音階口琴之振音方法有多種以配合樂曲演譯之要求。主要的包括用手, 喉,嘴唇,卷舌等的振音方法..事實上,適當及自然的振音會令歌曲更動聽, 更迷人。
  4. 理論及教材
    在香港,統一的半音階口琴教材及理論十分缺少。劉牧先生56年所作的“半音階口琴“是唯一包括理論及實踐的絕佳口琴文獻。香港YMCA口琴樂隊由馮安先生編寫 的半音階口琴教材相信是最有系統化的教材.其他個別寫出的教材,水準參差不齊,系統欠缺。半音階囗琴如要有良好及有系統地發揚,統一及標準化的教材及理論應是口琴界以後發展的路向。
  5. 確立學習及研究吹奏半音階口琴正確的態度及觀念
    口琴是易學但難精,.一般人只須花很短的時間便可以隨心所欲的吹奏各種曲調,因為有了這種觀念,往往忽視了音樂基本理論及按部就班的練習。再者,有些吹奏者只著重技術之磨練及表現,卻缺小注重音樂感及修養。所以口琴雖然普及,但是水準難以提高,便是這個原故。口琴或任何樂器只是表達及演譯音樂的媒介,利用牠們奏出美麗及感人肺府的音樂,才是音樂家最終追求的崇高目標。

劉俊雲 (ANTHONY LAU) (www.mrharmonica.com)
收藏收藏
轉播轉播

分享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